中新网郑州10月29日电(张楠)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29日在河南郑州举行,来自全国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、文化实践者等与会共话经典诗词传承创新与全球传播路径。

以“传承中华经典诗词推动文化繁荣兴盛”为主题的此次论坛,由人民日报《国家人文历史》杂志社、中华诗词学会、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,河南省诗歌学会等承办。
郑州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陈明在论坛上表示,郑州是一座诗歌之城,不仅是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的诞生地,更是杜甫、白居易、刘禹锡、李商隐等文坛巨匠生命与创作的根脉所在,郑州正以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为载体,全力打造“诗词郑州”文化名片。
在人民日报《国家人文历史》杂志社总编辑盛若蔚看来,科技为诗词传播开辟了新境界,如爆款影片《长安三万里》让唐诗通过银幕深入人心,VR技术让观众能身临其境与李白“对饮”,AI赋能帮助普通人将即兴灵感转化为诗句。
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从历史维度分析称,杜甫、刘禹锡、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早在唐代就通过商贸、文化交流远播海外,“成为天然的文化交流产品”。
这一传统在今天得以创新发展。重庆歌舞团创作的舞剧《杜甫》,已收到日本、韩国、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巡演邀请。该歌舞团团长苟晓燕受访称,在韩国演出时尽管存在语言障碍,但观众反响热烈。
对于传统文化“破圈”出海新路径,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、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董强举例称,美国诗人洛威尔与汉学家艾思柯的“双手联弹”,一位不懂中文的诗人与一位非诗人的汉学家合作,相互尊重专业领域,实现了翻译的创新突破。(完)
58241
30719
2025-10-30 08:06:11
51870
85069
2025-10-30 08:06:11
06384
29156
2025-10-30 08:06:11
59460
90856
2025-10-30 08:06:11
51086
17453
2025-10-30 08:06:11
57396
97426
2025-10-30 08:06:11
75263
34216
2025-10-30 08:06:11
39062
83610
2025-10-30 08:06:11
76158
28967
2025-10-30 08:06:11
34019
86352
2025-10-30 08:06:11
73402
67925
2025-10-30 08:06:11
03847
95314
2025-10-30 08:06:11
13269
36428
2025-10-30 08:06:11
35184
94328
2025-10-30 08:06:11
82513
64589
2025-10-30 08:06:11
71265
95147
2025-10-30 08:06:11
32784
34579
2025-10-30 08:06:11
83590
14293
2025-10-30 08:06:11
79560
02845
2025-10-30 08:06:11
98506
47098
2025-10-30 08:06:11
80643
21986
2025-10-30 08:06:11
79136
34019
2025-10-30 08:06:11
94803
78196
2025-10-30 08:06:11
07324
31472
2025-10-30 08:06:11
04795
60348
2025-10-30 08:06:11
41672
76310
2025-10-30 08:06:11
13597
87159
2025-10-30 08:06:11
54789
69045
2025-10-30 08:06:11
91364
24503
2025-10-30 08:06:11
31054
97645
2025-10-30 08:06:11
35268
96358
2025-10-30 08:06:11
67253
47610
2025-10-30 08:06:11
30284
70964
2025-10-30 08:06:11
64329
87962
2025-10-30 08:06:11
05317
21897
2025-10-30 08:06:11
56287
73495
2025-10-30 08:06:11